曾几何时,出租车是城市里最风光的行业之一。司机们穿着制服,戴着白手套,车里一尘不染,乘客上车还得客客气气地问一句:“师傅,走吗?”那时候,出租车是身份的象征,能随手拦到一辆空车,都算运气好。可如今呢?马路上空车比比皆是,司机们不是刷手机就是唉声叹气,乘客宁愿在寒风里等网约车,也不愿多看出租车一眼。这行业怎么就沦落到今天这地步?
从“一车难求”到“无人问津” 二十年前,出租车牌照是稀缺资源,一个牌照炒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,司机月入过万不是梦。那时候,拒载、绕路、拼车是常态,乘客还得陪着笑脸,生怕司机一个不高兴直接甩脸子。可风水轮流转,网约车的出现彻底打破了这种垄断。2012年滴滴上线,2014年快的和滴滴掀起补贴大战,乘客突然发现:原来打车可以这么便宜,司机还能这么客气!出租车的好日子,就这么被技术革命碾碎了。
服务差、价格高,凭什么赢回市场? 出租车行业的问题,归根结底是“傲慢”二字。网约车能精准定位、明码标价、服务评分,出租车呢?至今还有司机不肯打表,高峰期挑客,车里烟味混着汗臭,座椅上说不定还粘着上一位乘客的口香糖。去年某城市出租车集体抗议网约车“抢生意”,可网友的评论一针见血:“你们当年宰客的时候,怎么不想想今天?”更讽刺的是,有些城市强制给出租车装上了智能终端,结果司机要么不会用,要么直接关掉——连自救的意愿都没有。
不改革,只能被淘汰 出租车行业不是没有翻身的机会。上海部分车队试点“巡网融合”,司机既能接扬招单,也能接平台单,收入反而涨了;杭州有出租车公司专攻高端商务市场,车内配矿泉水、充电线,价格比网约车贵20%,照样有人买单。可这些案例终究是少数,大多数从业者还在怀念过去的“好时光”,一边抱怨平台抽成高,一边对乘客爱答不理。
#夏季图文激励计划#
时代抛弃你的时候,连声招呼都不会打。出租车行业的衰落,不是网约车太强,而是自己太懒。当技术、服务、态度全面落后,被消费者抛弃又有什么奇怪?如果哪天这个行业彻底消失,恐怕也没几个人会怀念——毕竟,谁愿意回到那个拦车靠运气、坐车看脸色的年代呢?
盈亚配资-配资开户-股票配资怎么个流程-网上炒股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